MD - 分子(短程)蒸餾器是針對 “高沸點、熱敏性、易氧化物料” 分離提純設計的特種蒸餾設備,核心依托 “分子蒸餾技術”(利用不同物質分子運動平均自由程差異實現分離),結合 “短程” 結構優化(蒸發面與冷凝面距離極近,通常 5-10mm),其特點可圍繞分離效率、物料適配性、操作優勢、結構設計四大維度展開,具體如下:
一、核心特點:分離效率高,提純精度優
1.分離基于分子自由程差異,無沸騰環節
區別于傳統蒸餾依賴 “物料沸騰汽化”,分子蒸餾通過加熱使物料分子從蒸發面逸出(無需達到沸點),利用輕、重分子自由程不同(輕分子自由程長,可到達冷凝面液化;重分子自由程短,回落至蒸發面)實現分離,能有效分離傳統蒸餾難以處理的 “近沸混合物”(如同分異構體、熱敏性雜質),提純純度可達 95% 以上,部分場景(如醫藥中間體)可突破 99.5%。
2.蒸發 - 冷凝距離短,傳質效率高
設備采用 “內置冷凝管” 設計,蒸發面與冷凝面距離僅 5-10mm,遠小于輕分子平均自由程,可減少分子在汽化過程中的損耗與副反應,分離速度比傳統蒸餾快 3-5 倍,尤其適合小批量、高價值物料的高效提純。
二、關鍵特點:適配熱敏 / 高沸點物料,無二次污染
1.操作溫度低,保護熱敏性成分
因分離無需沸騰,分子蒸餾的操作溫度遠低于物料沸點(通常比傳統蒸餾低 50-100℃),例如:維生素 E(沸點 350℃)可在 120-150℃下分離,避免高溫導致的成分氧化、分解或變色,適配醫藥、食品、化妝品領域的 “熱敏性物料”(如酶制劑、精油、天然提取物)。
2.高真空環境運行,減少氧化與污染
設備運行時系統真空度較高(通常可達 0.1-1Pa),一方面可進一步降低物料汽化溫度,另一方面能隔絕空氣,避免物料在分離過程中被氧化;同時,設備內部構件(蒸發面、冷凝面)多采用 316L 不銹鋼或哈氏合金,表面光滑且耐腐蝕,無物料殘留與金屬離子溶出,符合 GMP、FDA 等衛生標準,適合醫藥、食品級物料提純。
三、實用特點:操作簡單,能耗與污染低
1.設備結構緊湊,操作維護便捷
短程設計使設備體積遠小于同等處理量的傳統蒸餾塔,占地面積僅為傳統設備的 1/3-1/5,且核心部件(蒸發筒、冷凝管)可拆卸清洗,減少殘留物料對后續批次的交叉污染;自動化程度高,可通過 PLC 控制系統調節溫度、真空度、進料速率,實現連續化或批次化生產。
2.能耗低,環保性強
因操作溫度低、傳熱距離短,設備能耗僅為傳統蒸餾的 1/2-1/3,且分離過程無溶劑添加(部分場景可替代萃取工藝),無 “溶劑回收” 環節,減少廢水、廢氣排放,符合綠色化工與清潔生產趨勢。
四、結構特點:模塊化設計,適配多場景
1.蒸發面形式多樣,適配不同物料形態
設備蒸發面可分為 “刮膜式”“降膜式”“離心式”:刮膜式通過刮板將物料在蒸發面形成均勻薄膜,適配高粘度物料(如樹脂、油脂);降膜式依靠重力形成薄膜,適合低粘度、易流動物料(如精油、溶劑);離心式通過離心力強化成膜,分離效率較高,適合高價值、微量雜質的深度提純。
2.處理量靈活,從小試到工業化覆蓋
設備規格可從 “實驗室小試型”(處理量 50-500mL/h)到 “工業化生產型”(處理量 10-1000L/h),模塊化設計可根據生產需求增減組件(如增加預加熱系統、溶劑回收系統),適配醫藥研發、化工、食品添加劑等不同規模的生產場景。
添加微信好友,詳細了解產品。